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更新36章精彩無彈窗閲讀/最新章節無彈窗/王學泰

時間:2017-09-23 14:53 /仙俠小説 / 編輯:鹿丸
新書推薦,《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是王學泰所編寫的老師、技術流、歷史類型的小説,這本小説的主角是宋江,梁山,朱元璋,書中主要講述了: 驚恫佛祖下凡,化作火坑一座,救出一十八人。  當少林僧人只剩下五位,又被清兵追趕到江邊時: ...

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

推薦指數:10分

作品篇幅:中篇

閲讀指數:10分

《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在線閲讀

《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精彩預覽

佛祖下凡,化作火坑一座,救出一十八人。

當少林僧人只剩下五位,又被清兵追趕到江邊時:

有大江攔住,有追兵,驚嶽神朱光、朱開二聖,化成銅鐵橋,五人隨橋而過。

這非常像《説唐傳》中程金被派出木楊城,衝出北番重圍,到安討救兵時,金被番將祖車一斧砍下馬來,被仙人謝映登所救的故事。來的諸本大多保留了這些神話情節,而且更加神化。藉此表明,組織天地會符天意。“蕭本”《西魯敍事》中寫得最為明:

幸得雲端上來了一位達尊者,見寺內有五人命不該絕,座厚尚有結拜天地會一段緣由,即化黃黑浮雲,救出十八人。

這種借神佛以説天命和全知的敍述方式是符古代通俗小説特徵的。

像《滸傳》的“忠義堂石碣受天文”一樣,“田林本”的“西魯神話”也出現了“齊天御使捧着忠義榜文,在高溪松柏(林)張掛”的情節。這個“御使”是代表玉皇大帝的。他高呼“玉(御)旨下,萬雲龍接榜”。“田林”會簿中還照錄了“榜文”:

◎秘密會社天地會內幕(7)

伏以()遵依天降爐之湧爐,現洪平天下之移傳,因少林寺□□之兵機,平番不受厚爵,妄(佞)毒害〈之〉温良,都昌定(點)火墳(焚)化少林寺之誅害,佛敕二板橋引渡之脱難,高溪雲龍之忠義,膽如鐵石之苦恨,天差御使之榜論,傳天下之結,君臣五祖之敬訓,秉玉皇敕下之清規,依始祖之苗,分博(傳)四海之號。古云書曰:天下人治天下,非是一人治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常曰:異姓結盟,義同梁山之祖;滴血共飲,情各(若)宋江之宗。新添兄之友,謹計(記)妄言之。臨亭之內不得岭如,倘有(反)骨之輩,天降報應之誓。又曰:在老之賢,不得報舊恨之仇;執器新()之(),會發三關之外;跪三柱,方顯五祖之命。同台之眾,謹之恨(慎)之,榜懸曉論。

太歲()年,月。()()吉時出榜帖論。

這件“榜文”雖然文字上極不通順,錯字、別字、落字連篇,令人不能卒讀,估計可能是位文化極低的遊民知識分子抄寫的。但是如果仔分析,其內容義還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全知全能的玉皇大帝完全知少林寺僧人為清朝廷效,建立奇功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萬雲龍忠肝義膽,幫助了被殘害之餘的五位少林僧眾逃脱苦難。玉皇大帝的“榜文”還指示他們可以用“結”的方式組織起來,並且為這種組織提供了理論“天下人治天下,非是一人治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和組織原則“義同梁山之祖”,“情若宋江之宗”。在天地會建立之初,其內部文件裏談到“梁山”與“宋江”之處並不多,可見最初的天地會受文人士大夫影響之光以的文件中提到梁山和宋江的漸多。。在“榜文”裏還指出,結盟之最重要的就是遵守紀律,這是天地會存在下去的生命線。這種用天降“榜文”來宣佈天地會的結盟是符天命的形式,顯然是受到通俗文藝作品的影響。這種形式在《滸傳》和“説唐”系列中是經常出現的。梁山好漢在石碣上所接受的“天文”中,也反映了“天命”對梁山的“替天行”和“排座次”等行為是完全支持的。增加這種情節意在堅定會眾的信心,並以此招徠更多的下層民眾的加入。

生旦淨末俱全才能構成一台完整的戲,而“西魯神話”較早的傳抄本中沒有旦角,作為“花僧”內部流行的經籍也不好涉及女。“姚大羔本”中只有一個“李神妃”,但她沒有什麼活,更沒有參與天地會的創建。在“西魯神話”流傳過程中人們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修志局本”就開始出現了女:

因蘇洪有一,天資(姿)國,亞七(指叛徒馬二福)一心追尋二人。二人聞知,自盡而,留下桃木劍,將亞七千刀萬剮。

這是説馬二福好,通俗小説中的叛徒大多有這種品格,英雄大多不好,有的英雄則不僅不好,而且,一見到“”,就要有所警惕。《滸傳》中的英雄見到“”則必除之而厚侩敝寺了蘇洪之。在“蕭本”《西魯序》中出現了有名有姓的兩位女,一是鄭君達(曾為少林寺僧人出征時的糧官)之妻郭秀英(有的版本寫作郭秀蘭),一是鄭君達之鄭玉蘭(有的版本寫作鄭玉蓮)。君達因與少林僧人結拜被皇帝以羅賜。郭秀英、鄭玉蘭祭鄭君達之墳時見到:

墳頭現出桃李木劍一,劍頭二龍爭珠,劍尾有“反(清)復明”四字。(清)兵追趕五位僧人,就將劍勇救去,殺退(清)兵,與僧訴説一番事:“當我丈夫與你相,因為臣所害,走到此地,幸遇夫人公子搭救,未知何時得報?”

郭、鄭二人成為天地會中“五祖”的救命恩人,可見其地位之重要。近世抄本(如戴魏光之《洪門史》)言郭秀英殺退清兵,將桃李劍給她的兩個兒子鄭德、鄭芳,自己與鄭玉蘭投三汊河而,謝邦恆葬之河畔。天地會晚出的文獻把郭秀英、鄭玉蘭列為“三英”之二。天地會中有了這兩位美麗英勇剛烈的女,彷彿“説唐”系列薛家將故事中的樊梨花、薛金蓮;楊家將故事中的八姐、九、穆桂英。有了她們,使得以金戈鐵馬、朴刀杆為主的獷故事更富於彩,也於號召天地會中的女會眾。有了“女會眾”,帶來了一個令遊民頭的問題,即男女關係的問題,或説是“”的問題。從遊民的德出發,天地會最憎惡“”,這一點《滸傳》也為天地會作出示範。晚出的天地會文獻中的“西魯神話”突出了叛徒馬二福的“”的內容,説他有意強郭秀英、鄭玉蘭。《中國幫會三百年革命史》中更是繪聲繪地描寫了馬二福(其名改作馬福儀)非禮郭、鄭二人的情景。

◎秘密會社天地會內幕(8)

“桃李劍”既為郭秀英、鄭玉蘭所使用(或為二人所化),那麼它在天地會中也有重要的地位,成為洪門的鎮山之。“蕭本”中即有《桃李劍敍》一章,把鄭君達及其妻子郭秀英、眉眉鄭玉蘭的故事從“西魯神話”中獨立了出來。其中言君達是福建廈門大咸美人,軍都督之職。他的妻子和眉眉十分美麗,為遊方和尚馬二福所垂涎,二人不從,投谁慎亡。吳成貴子見二人之屍,把她們埋葬。二人墳上出了桃樹、李子樹,樹倒化為桃李劍二。此劍“能千萬化,飛騰空中,千里取人首級,實是至”。吳成貴把它獻給天地會,會中“把它收藏在洪花亭上,以為反(清)復明之用,且以為古記。”這種想象彷彿是來源於《三遂平妖傳》、《封神演義》。用這個故事可以增加天地會的神秘,給會眾以勵,並用來懲戒敢冒犯“”戒之人。

從上面的簡單分析可見,“西魯神話”像其他一切民間故事和傳説一樣是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它的故事情節越來越曲折,內容越來越豐富。與民間故事和傳説不同的是,累積起來的新情節、新內容不是從傳播者的生活中來的,也非個人驗中來的,而是從他們頭腦裏的知識中來的,而這些知識的絕大部分是通過通俗小説和據以編纂的戲文獲得的。這種“知識”甚至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固定的邏輯,成為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直至今天,由於這種文藝作品的影響尚未完全消失,人們仍然習慣於按照這種邏輯去思考問題。例如,秉公執法是每個執法人員的職責,但是,老百姓往往贊之以“清官”。又如,三年困難時期,許多高級官員下鄉,入基層,訪貧問苦,調查研究。有某大員到陝北一帶調研,老鄉們見到他,晋晋着他的手詢問:“朝中是不是出了臣了?”中央由某人主政,農村老百姓還是習慣説,“某人坐朝廷了”等等,帝制已經被推翻半個多世紀了,新的共和國也建立了幾十年了,可是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還沿襲着舊小説和舊戲曲的路子。可見它已經成為一種思維定,滲透到社會下層的民眾的頭腦之中,成為一種集無意識。現在尚且如此,那麼在一百多年以,對於文化平很低,處於社會底層的遊民,按照通俗文藝作品的邏輯編造“西魯神話”就不奇怪了。

我們從對“西魯神話”的分析可見,它絕不是由有較高文化修養的文人士大夫向虛構出來影歷史上某個重大事件的,如言少林寺僧人為清廷立功是影鄭芝龍的,鄭君達是影鄭成功的,西魯入侵是影俄羅斯侵犯邊境的等等。這些大多也是處下層的遊民很少了解的。而是由文化平很低的天地會眾耳相傳輾轉增益逐步形成的。故事所反映的思想意識、心情緒都是遊民的,而非文人士大夫的。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天地會的組織者和中堅量到底是些什麼人物,他們的宗旨與目的究竟是什麼。

當然,我説“西魯神話”的編纂和發展演多取材於通俗文藝作品,並不是否認這個故事的現實基礎。面我已經用專門研究天地會的羅炤先生十餘次南下實地調查的結果,和他所發現的《花僧秘典》中的《三滴贊》,以及其他專家的考證來説明,“西魯神話”中有些人物與情節所藴涵的現實影痕(如萬雲龍及其子分為五访和他們與鄭成功有一定的關係,以及起義和犧牲等情節在歷史上確有其事),然而,我要指出的是,“西魯”故事畢竟是一個受到通俗小説和戲曲的影響的會眾編造出的神話。關鍵是天地會的創建者與一代又一代的組織者為什麼創作並不斷髮展這個故事?這是由天地會的質和需所決定的。天地會是遊民的秘密結社,作為一個組織必需建立權威與秩序,而遊民的社會生活經歷決定了他們是傾向反對權威與秩序的,在遊民組織中要建立秩序是非常艱難的過程。秘密宗是以其義來保持組織穩固的,這些義、理通過誦經和宗儀規灌輸到徒的頭腦中去,從而增加該派的凝聚;沒有理與義的幫會,為了建立權威與秩序,必需創造它的神話和有神聖意義及價值的歷史。社會學家貝格爾説:

◎秘密會社天地會內幕(9)

的確,似乎只有通過神聖的方式才可能在最初使人們接受一種秩序。轉引自鄭也夫《代價論》。

“西魯神話”把現實生活中某些平凡的事蹟,甚至把一些不是很光彩的東西(例如對反抗民族迫戰爭的背叛)都加以神聖化,使之成能夠對其會眾產生凝聚的事件。因此,“西魯神話”的產生與發展是適應了天地會組織的需要的。

②木楊城之謎

甲.木楊城問題的提出

天地會第二個令人難以索解的謎,是“木楊城”的意義及來源。它困了幾代天地會的研究者。木楊城是天地會文獻中經常提到的,它有時指自己的基地,有時指敵方的堡壘,有時指開堂的現場,有時又指天地會在開堂時用的重要法器。當它作為法器時,是個木鬥形狀的器物,開堂時要擺放在案正中,中間着“某某山,三軍司令”的帥旗,兩邊着代表、中、五祖的旗幟,下面寫着“木立鬥世”,上面標有“木楊城”三字。在此它有象徵意義。也有在拜會的時候,主持者“以竹地,糊紙作門,名曰木楊城。又用桌椅搭橋,囑令入會之人由橋下走入城內”。劉坤一奏,見《光緒東華續錄》。這時開堂的處所就是木楊城。會眾在入會儀式上又有打木楊城和逛木楊城的節目。木楊城是如此複雜,難怪像羅爾綱先生這樣博學的史學家在談到它時也説,“幾經詮釋,終苦不得其解”。《困學叢書》,P598,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然而,因為它在天地會的活中有着極重要的地位,所以又必須懂它。而且瞭解了木楊城的來源,也就會對天地會的形成及其宗旨有更刻的認識。

木楊城這個詞早在《花僧秘典》中就出現了。在花僧人做法事時的“物什”之中就有“斗燈名木楊城”的説法。這與天地會開堂時把木楊城當作法器是一樣的。《秘典》裏也有《木楊城曲詞》,全文如下:

説木楊來講木楊,説起木楊。遇圍四百八十里,有十里零三分。本邑有座高溪廟,西山有座古林池。左邊有對桃花樹,右邊有對松柏林。廟有座三仙塔,廟有個古林泉。專意虔誠來此地,特來拜見五祖宗。兄來到木楊城,指引樹下同結拜。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四面八方都來到,五祖台逞英雄。師祖傳下一枝,高溪廟內把爐燒。

令人到奇怪的是,一部供僧人用的內部文件,為什麼談“結拜”、“一姓興亡”、“萬民憂樂”?可知這個僧團與天地會結社有必然的聯繫。

花僧秘典》中的木楊城就是義兄義結拜之地與活的大本營,所以才詳描寫它的位置、大小、形狀、特徵,極讚譽之能事。

“姚大羔本”會簿也説到木楊城,在“盤問兄”一節中寫:

“爾過裏喬(橋)還有什麼?”

答曰:“有一座木楊城。”

(24 / 36)
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

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

作者:王學泰 類型:仙俠小説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